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10:01    次浏览
□青岛日报/青报网记者于翔“穷玩车,富玩表”这句流行语戏谑性十足。但随着4月10日苹果官方宣布苹果手表在中国内地开始预售,短短几天时间,这句话已经得到了印证:据国内多家媒体爆料,价值12万元人民币限量版的 AppleWatch已 经售罄。不过,在天价苹果表被抢购一空的同时,国内的“智能表”市场再次被激活,各种产品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中。一、见怪不怪,影子里的那些手表早在去年,苹果宣布将推出AppleWatch后没多久,国内就已经有了外形与苹果手表相仿的产品,售价从200元到500元不等。虽然功能、质量不可同日而语,但外表看上去足以以假乱真。其实,近几年,苹果每次发布iphone新品前后,国内立刻就会有人跟进,做出外形极其相似的产品。与衣服、鞋帽、箱包、石英表等传统制造行业相比,智能设备行业的产品模仿速度要快许多,甚至先于正品面市,这一现象很有趣。自手机开启智能化时代起,经过七八年的发展,消费者们对仿品早就见怪不怪了,因此这次模仿苹果表就算仿的再逼真,恐怕也难以吸引大众的眼球。记者在淘宝网上的一家运营数码的店铺,发现该店铺在今年一月底时就已经开始销售仿真苹果手表,标价200多元,已售出上百件。这家店铺声称他们售卖的手表能以假乱真,此外,他们还声称自己的手表不是山寨,是经过工商局批准注册、有电子设备生产资质的。无论店铺声明是真是假,有一点是肯定的:智能手表领域,已经被那些著名品牌一步步激活了。二、从贴近到自主的生存之道业界有这样一个观点:只有苹果进入智能手表领域,这一领域的竞争才会真正激烈起来。有人甚至举出这样一个例子:三星两年前就推出了gear系列智能手表,但同为全球智能设备出货量前三的大厂商,跟风就很少,没有成规模。确实,三星的品牌号召力在国内远不如苹果,但三星在推出智能手表之后,中国国内许多大小厂商也都随之跟进,生产智能手环、智能手表等可穿戴品,而且,这些厂家很少模仿或山寨三星,这也是为什么,今天我们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智能手表时,会看到许多自主研发、自主设计的国产品牌。苹果和三星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,毫无疑问有着显著的差异。苹果被称为“最廉价的奢侈品”,其品牌附加值远超越产品功能本身。不能说人们买苹果手机等是为了“炫耀”,但在许多人看来,使用苹果的产品,往往更“有面子”。与此同时,苹果的手机、笔记本等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,普及度大大提升,苹果手机已成“街机”之势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一些原本拥有自主品牌的国内小厂商为了生存,自然不会放弃这个被名品激活的市场需求,通过各种方式贴近名品,以求在这一市场分一杯羹。三、未来智能表价格会更“亲民”现在的智能手表领域,依然是几家大的手机生产厂商在主导,起步价格大都在两千元的级别。两年前最早发布的三星、索尼智能手表虽不温不火,却开了先河;搭载 AndroidWear系统的 MO-TO360手表今年年初上市,一片惊艳;而华为手表尽管还未正式开售,但走高端定位之路已经基本确定,价格也低不到哪去。再看苹果手表,最便宜的运动版折合人民币也需要2000多元。看上去,这些品牌似乎都将产品定位在消费能力较强的人群身上。智能手表作为创新产业和产品,初入市场时走高价路线看上去是必然的。历史虽不会重演,但自有其韵律——从80年代末的彩色电视机,到90年代的大哥大、十年前火极一时的诺基亚,再到刚诞生时的智能手机,这些电子产品在初入市场时,价格都高的令人咂舌,但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,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,其价格必然会越来越“亲民”。不可否认,这一领域将出现少数拥有奢侈品属性的厂商,他们会延续高价策略,比如苹果,再比如可能走转型之路的传统奢侈品手表制造商。但对大部分品牌来说,通过降价开拓市场恐怕在所难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