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7:42    次浏览
历时两天的乡村教学点走访己经结束,笔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,一幢幢耸立的标准化的教学楼,办公楼,合理,卫生的餐厅闪现在笔者眼前。国家下大力,动真格给乡村学校注入了活力,我们内心很欣然,这样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确实让人感到兴奋不巳。然而,当笔者走进教室,令人吃惊,一个班8位学生,单人单桌,当笔者问起正在授课的教师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:老师很诚恳地对笔者说:“就这也算是不错的了,个别偏僻的教学点一个班只有2个学生,不过,就目前状況来说,条件比以前优越多了,家长们的思想观念也慢慢在改变,俺学校3年级去年只有11名学生,今年增加到28名了,人少不可怕,怕的是丢掉坚守的信念”……笔者带着疑问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,听听他的心声:“乡小,现在确实从办学条件,教师配备,都有了很大改变,但,为了生活,大都家长承担孩子现在,将來的经济负担,只有外出打工,家中有年迈的爹娘来照顾孩子,这样也给他们带来了负担,后来,也只能把孩子上封闭或转到县城学校,一去就得一个月,也剩事了”。当笔者和校长老师谈到这个话题时,他们总显得很无奈:生源的不足,什么活动也搞不起来,没有职业发展空间,前途堪忧,更担心的是学校哪一天会不会撤并……但不讲学校将來如何,老師们仍在坚守,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主动作为的精神,力争教学点实现突围和新生……笔者相信,“空壳学校”,“麻雀学校”……被标有各种标签的农村教学点越來越受到关注和重视,政府不断发力,在办学条件,教育经费保障,倾斜性的教师配置,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考核等方面加以改善,但要想实现农村教学点的突围和新生,让教师留得住,教得好,取得家长的信任及解除后顾之忧,.生源足,逐漸才能有好转,仅这些还不够,仍需多方努力,仍然,任重道远。 ( 范友军.张朔.王猛)